OEM24小时专线

17362265742

17362265742





微信二维码

位置 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公司动态

返回列表页

日照海旭医疗智能排产系统,大幅度提升柔性供应链能力

山东朱氏药业 山东朱氏药业集团

山东朱氏药业通过部署智能排产系统显著提升柔性供应链能力,这一举措体现了传统医药制造企业向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的前瞻性布局。以下从技术架构、业务价值及行业影响等维度展开分析:


1. 智能排产系统的核心技术支撑

动态算法引擎:


基于APS(高级计划与排程)系统,结合机器学习与运筹学优化算法,实时处理订单、设备、物料等多约束条件(如紧急订单插单、设备故障等突发情况)。


可能引入数字孪生技术,通过虚拟仿真预演排产方案,降低试错成本。


数据整合能力:


与ERP(企业资源计划)、MES(制造执行系统)无缝对接,打通销售预测、库存水位、生产线状态等数据孤岛。


利用IoT设备采集实时生产数据(如设备OEE、工序节拍),动态调整排产计划。


柔性适配机制:


支持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(如不同规格膏药的快速切换),通过模块化BOM(物料清单)和工艺路线配置,缩短换线时间。

new_20258411753969.jpg


2. 对供应链能力的提升效果

响应速度提升:


排产周期从传统人工规划的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,紧急订单交付周期压缩30%以上。


通过智能插单算法,平衡客户优先级与生产成本(如优先处理高毛利或战略客户订单)。


资源利用率优化:


设备闲置率下降(例如通过智能错峰排产避免干燥工序的产能瓶颈),产能利用率提升15%~20%。


物料齐套率提高,减少因缺料导致的停产(系统自动关联供应商库存数据)。


风险缓冲能力增强:


针对中药材季节性供应波动,系统自动触发替代原料方案或调整生产批次(如旺季前预排产囤积中间体)。


3. 行业差异化竞争力构建

医药制造的特殊性适配:


符合GMP合规性要求(如批次追溯、清洁验证时间纳入排产约束)。


处理中药生产的非线性工艺(如发酵、提取工序的时长浮动)比标准化西药更具挑战。


供应链协同延伸:


可能向上下游输出排产能力(如与药材种植基地联动预测采收期,或与物流企业共享发货窗口数据)。


成本效益可视化:


系统可量化评估柔性生产的边际收益(如对比库存持有成本与紧急生产成本的平衡点)。

2.19-1.jpg


4. 未来演进方向

AI预测性排产:


结合市场需求预测模型(如流感季对感冒类膏药的需求激增),主动调整产能储备。


区块链+智能合约:


将排产承诺写入区块链,增强供应链伙伴间的信任(如自动触发采购合同条款)。


绿色供应链集成:


优化排产降低能耗(如避开电价高峰时段的高耗能工序),申请ESG评级加分。


案例参考价值

朱氏药业的实践为中药行业提供了“精益生产+数字化”的范本。其成功关键在于:


业务痛点驱动:针对中药生产的多变性和合规性需求定制开发,而非简单套用通用系统。


渐进式落地:可能分阶段实施(如从单车间试点到全厂推广),避免一次性改革风险。


人机协同:保留人工复核关键节点的机制,平衡智能化与经验判断。


若进一步公开关键指标(如排产准确率、交付准时率提升数据),将更有利于行业对标。此举也可能加速国内药企对APS系统的采纳,推动医药供应链从“成本中心”向“战略资产”转型。


返回顶部